- 集團網站
- 選擇區域/語言
登錄
日期:2025-07-14作者:集光安防瀏覽量:1200
近年來,國家大力推進“智慧城市”建設,公安部發布的《“十四五”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科技發展規劃》明確提出,要推動安防系統向智能化、網絡化、平臺化轉型。門禁系統作為安防體系的第一道防線,不僅是人員出入管理的核心節點,更是智慧社區、智慧園區、智慧樓宇等場景的“神經末梢”。政策紅利的釋放,為智能門禁行業提供了千億級市場空間。
傳統門禁的單一管控模式存在指紋識別率低、多區域門禁權限?管理難、硬件運維?成本高、系統擴展性差等問題。?面對行業變革與用戶需求,集光安防推出AIoT智能門禁解決方案,支持人臉、指紋、IC卡、二維碼等多模態身份核驗;與樓宇對講、監控報警、消防系統聯動,打破“信息孤島”;支持遠程配置、權限下發、異常預警,適應分布式場景管理;符合《個人信息保護法》《數據安全法》要求,全面保護隱私,以科技進步守護萬物互聯。
集光安防智能門禁系統---產品&解決方案
集光AIoT智能門禁管理系統采用硬件+軟件+平臺一體化架構和“邊緣計算+云端協同”設計,包含?智能終端、?管理平臺、?生態中臺三大核心模塊:
智能終端:集光可視人臉門禁一體機
支持雙目活體檢測,內置刷卡模塊;支持防拆報警、拓展二維碼掃碼軟件;支持拓展WiFi、藍牙等無線通信功能;
支持強逆光環境下人員運動人臉追蹤曝光、IPS高清顯示屏,圖像無拖影、無延遲;支持20000的人臉比對庫及5.7萬條識別記錄,獨有的活體人臉識別算法,精準識別人臉,人臉識別時間小于0.3s;
豐富的硬件接口(I/O、WG26、WG34、RJ45、門磁、開門按鈕、門鈴、RS485),支持Linux/Windows等多種平臺下的SDK及HTTP協議,可通過國際標準韋根協議(WG26/WG34)外接門禁主機或韋根讀卡器;
支持前端觸屏及本地登錄后臺管理、查詢、配置設備;
平均無故障運行時間MTBF>50000H。
管理平臺?:集光自研門禁平臺
支持SaaS化部署的集光門禁管理平臺,可對接HR系統、OA系統實現權限自動同步。
?生態中臺:實現全域安全閉環
開放API接口,與視頻監控、梯控、停車系統無縫聯動,構建全域安防閉環。
系統核心特點---多重差異化優勢
集光AIoT智能門禁管理系統實現?多模態無感通行?,兼容人臉、手機NFC、動態二維碼等多方式,通行效率提升300%;通過AI行為分析算法,實時檢測尾隨、闖入、長時間逗留等異常事件,實現風險預警;支持按時間、區域、角色分層分級授權,靈活適配政企、學校、醫院等場景,?低代碼運維?、可視化配置界面,權限批量下發、設備狀態監測一鍵完成;采用?國產化安全底座?:內置國密算法芯片,數據加密傳輸,通過等保2.0三級認證。?低碳設計?,終端待機功耗<3W,IP67防護等級,適應-30℃至70℃極端環境。
集光AIoT智能門禁管理系統具備技術、生態、服務等?差異化優勢:?技術方面,實現百萬分之一誤識率,復雜光照、佩戴口罩場景下識別精度超99.98%;?生態融合方面,系統與華為鴻蒙、阿里云IoT、騰訊云等平臺完成兼容認證,支持快速接入智慧城市底座;服務方面,集光提供從方案設計、部署調試到運維培訓的全生命周期服務,7×24小時應急響應。
應用案例---從標桿場景到全域賦能
集光AIoT智能門禁管理系統覆蓋10大行業,服務超500家客戶,廣泛應用于智慧園區、金融機構、三甲醫院、高等院校、交通樞紐等場景,日均處理通行請求超2000萬次,助力客戶降低管理成本40%,提升安全防控效率90%。
高新技術園區
高新技術園區
痛點?:園區入駐企業超200家,人員流動性高,訪客管理混亂;舊系統無法區分辦公區、實驗室、數據中心權限。
方案?:部署集光智能門禁系統,對接園區數字平臺,實現“刷臉無感通行+訪客線上預約+高危區域動態管控”。
成效?:人力成本降低50%,高危區域違規闖入事件歸零,獲評“智慧園區創新示范項目”。
三甲醫院
痛點?:醫患通道混雜,藥品庫、ICU等區域存在非法闖入風險;急救場景需保障綠色通道暢通。
方案?:門診樓部署雙屏門禁機(醫患分流通行),重點科室加裝防尾隨閘機,急診通道啟用緊急模式(權限自動解鎖)。
成效?:患者排隊時間縮短60%,重點區域安全事件下降100%,醫護滿意度提升至98%。
制造企業
痛點?:近20個工廠門禁系統標準不一,權限審批流程長達48小時。
方案?:基于集光自研平臺構建統一權限管理中心,支持多語言、多時區配置,權限審批時長壓縮至1小時。
成效?:運維效率提升70%,審計合規性100%達標。
在萬物互聯的AIoT時代,門禁系統已從簡單的“物理關卡”進化為“數據樞紐”。集光安防將持續深耕“智能硬件+數據中臺+場景服務”的創新模式,攜手合作伙伴打造更安全、更高效、更人性化的空間管理體驗。我們將為您提供相關選型資料,協助您選定最優方案,根據您的需要進行售后技術指導、培訓,并成立專門的技術工程師委員會,全面解答您提出的技術問題,如您需要咨詢產品或服務,請長按咨詢在線客服,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!